大疆为何背刺打工人 降价风波引争议。“双节”假期期间实盘配资,大疆通过官方渠道预告了“双11”线上促销活动,多款产品如云台相机Pocket 3和运动相机Action 4等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价。这一波集体降价让“双节”假期前夕购机的消费者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自己刚买即降,遭受了“背刺”。
大疆明星产品Pocket 3降价700元,在所有产品中的降幅偏低但话题度极高,这侧面反映了该旅拍单品发布两年后依然热度不减。从自身产品角度来看,大疆似乎没有理由大幅降价,但在行业竞争的压力下,面对影石等对手的挑战,或许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
在感到被大疆“背刺”的用户中,齐越的心态还算平和。她在小红书上发帖询问8月28日购买的大疆是否还能维权。相比之下,9月底甚至“双节”期间、降价前夕为假期出游而购买大疆Pocket 3的大量用户更加不满。齐越表示,当时销售告诉她短期内不会降价,因此她在实体店原价3499元购买了这款产品。
以Pocket 3为代表的移动影像设备契合了当代创作者对便携性和成像质量的需求,甚至成为某种时尚单品。在北京从事自媒体及旅拍业务的博主寇女士提到,相机自带的“DJI OSMO POCKET 3”水印也成为一些人眼中的社交货币,顾客常要求出图时务必加水印。
尽管距发售已近两年,在各大平台愿意原价购买的消费者仍络绎不绝。知名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建议,企业做促销活动需充分考量新老用户的心理预期,避免引发负面舆论争议。然而,从大疆截至目前对外给出的回应来看,产品线的降价节奏并不会因风波而调整。据报道,这款2023年发布的产品销量远超内部预期,去年已达500万台,总销量已经破千万台,营收近200亿元。
市场消息称,Pocket 4或将于今年底发布,若要给新品让路,Pocket 3的清库存就是必然选择。
对于大疆本次降价的另一重解读是在多重竞对夹击下的“被动防御”。影石在全景相机领域握有绝对优势,今年夏天直接闯进了大疆的核心市场。影石宣布进军无人机行业,并推出产品形态,启动公测。面对这波攻势,大疆迅速回敬,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精准切入影石的核心赛道。此外,影石也重启了Pocket类产品的研发,进一步压缩大疆的市场空间。
手机厂商如OPPO、vivo和小米也在布局智能影像设备,这些跨界玩家凭借供应链共享和生态整合快速入局,对大疆的现有及潜在用户群体形成冲击。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当前智能影像行业的竞争逻辑已逐渐发生变化,传统头部品牌与新入局者的优势边界正在重构。短期内影像垂类玩家的护城河仍在,但在跨界巨头的资源优势下,护城河效应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削减。
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看似仍处在增长快车道,但高增速与高集中的双重属性使得每一次降价和新品布局都成了关乎份额的关键博弈。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年手持类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达364.7亿元,预计2023—2027年能保持12.9%的年均复合增速。尤其在中国市场,这份增长潜力更显突出。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实盘配资,大疆密集降价短期是应对消费需求窗口,长期则暴露了护城河挑战。行业正重构技术、场景和品牌壁垒,未来或将呈现专业级由传统品牌主导、消费级多跨界产品的双轨发展。在这种格局下,“降价+促销节点卡位”成为赛道内所有玩家的必选项,谁能抢到用户,谁或许就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占据主动。
航心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